人文学院 社会工作系
社会工作系始建于2004年,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数量充足。现有专业教师1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教师的职称结构合理,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9人。学历层次较高,其中博士5名,在读博士2名,硕士7名。
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是一个以助人、服务为宗旨的专业,在助人过程中强调对服务对象的潜力挖掘和能力培养。社会工作系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一直秉承教育和社会工作相结合的双重理念,坚持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中心,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不仅指向知识传授,更多集中在学生本人的改变与成长方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加强作为未来助人者的学生的能力培养,一方面视学生为专业教育的服务对象,另一方面又为准工作者提供能力培养的助人经验。社会工作系的教学不受限于“教”与“学”,反而恰似一个以学生为帮助对象的社会工作服务过程。社会工作系的师生关系,不存在明显的等级关系,而是彼此尊重的合作者、同行者。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培养主要围绕一般知识与能力和专业知识与能力两个方面展开。其中一般知识与能力包括群体参与能力、心理体悟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群体组织能力、文案策划能力、部门协调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专业知识与能力包括社会情境适应能力、社会问题认知能力、服务对象晤谈能力、服务对象带领能力、服务方案设计能力、服务资源整合能力、社会工作研究能力。社会工作系的老师们认为学生的成长不局限于获取理论知识,专业价值理念、专业方法技术、专业实践经验都是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成长是正向的改变,既有时间意义上的前后差异,也有成效意义上的可迁移,因而追求学生的“总有效成长”才是社会工作系教育的终极目标。
社会工作本科系一直践行教学即服务的工作理念,认同教学服务的集体属性,倡导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团队作风,以课程教学、实践环节、教改项目等为平台,教师之间相互交叉承担任务,注重配合、交流、研讨,主张课程“所有人”不是教师个人,而是整个专业;专业“所有人”属于每个教师,全体专业教师的热情是推动专业建设的重要动力。在课程建设方面,社会工作系推行“主讲教师负责制下的开放型课程管理模式”。根据个人学术专长,每门课程配责任教师1名,每名教师主讲课程(含专业选修课)一般不超过3门。鼓励教师合作授课(目前有一半以上必修课程采取合作授课),系主任、主讲教师、合讲教师(可多名)协商分配教学任务。在实践环节社会工作系推行“整体构建师生联动型实践环节管理模式”,专业教师全员参与整个学期的各类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并全程予以指导和监督;在本组教师的指导下,同组学生协作互助完成实习任务,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实施朋辈督导。同时,对于各个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采取导师制的方式,由专业教师在业余时间进行额外的“一对一”的义务指导,目前累计重点培养学生30余名。
十年来社会工作系紧跟学校改革步伐,遵循专业建设规律,挖掘专业建设潜力,发挥专业自身优势,通过部门合作与联动,全系师生共同开展一系列相关社会工作的服务活动,在校内外均引起了良好的反响。社会工作系招生和就业情况良好,目前每年招收普通班招收2个、民族班隔年招收1个,就业率逐年增长。社会工作系的学生专业认同度高,学习气氛浓郁,学习效果良好。经过社会工作系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社会工作专业成为学校和自治区两级“品牌专业”,社会工作实验教学中心为学校和自治区两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内蒙古社区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培训基地”挂靠在社会工作系,现有“校级精品课程”4门。社会工作专业于2003年加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10年成为理事单位,2012年被选为常务理事单位。专业教师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自治区及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一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奖4项,本科优秀教学质量奖1项,多人被评为“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三育人先进个人”等。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级课题在研三项,省部级在研两项,校级重点课题在研三项等。学生获得“约翰·凯瑟克爵”士全国优秀社会工作学生奖励1项,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入选9人次,并获一等奖一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获得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一次,6人受资助赴港台地区进行专业交流。
工程训练中心电工电子实训部
电工电子训练部在训练中心的领导下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我校所有本科专业学生,提供基本的工程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以更加精湛的业务水平和优良的道德品质教育和影响学生,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力军作用
该部现有教师12名,其中高级实验师1名,讲师、实验师9名、助理实验师2名,其中10人已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3人在攻读博士。学位作为一支年轻的教学部门,团队成员努力进取,目前已形成良好的教学团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教书育人贯穿始终,注重对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从严执教、为人师表的教学理念的培养,使教师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为了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经常派老师到清华大学等学校进行培训,并与企业积极合作,努力提高技术水平。
把勤奋奉献的敬业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团结进取的工作作风作为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深入开展以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逐步形成 “育人德为先”的优良风尚。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该部作为实践教学单位,利用部门的优势,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努力拓展育人渠道,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几年,部门就是基于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在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教学实践活动,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比赛。在保证正常教学的情况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的,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电工电子技能大赛、课外作品竞赛等专业技能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多次组队参加“未来伙伴杯中国机器人大赛”,“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国内选拔赛”、 “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 水中机器人大赛”等一系列比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不仅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也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三、“三育人”工作成果显著
在教学工作中,电工电子训练部作为一个教学单位,承担着全校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工作,每一位教师都挑起了重担,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部门12名教师,全年平均教学工作量约50000人/天。部门以实训教学工作为目标,不断探索工程实践教育体系,推进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努力构建综合的、发展的、有我校特色的大型电工电子实训平台,全面提高我校的实践教育教学质量。目前已开设的课程中电工电子实习A和电工电子实习B是我校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核心实践课程,也是我校工程教育体系中最基本、最有效、最能激发学生兴趣、最贴近日常生活的基础工业训练。
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应用为导向,探索构建包含基本技能、工程实践、综合设计和创新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教学平台,包括电工工程实训区、电子工程实训区与计算机设计与仿真实训区,可以完成电工基础、电动机控制、变频器应用、PLC应用实训;电子基础、电路板制版、SMT产品组装实训;电路设计与仿真、PCB设计、PLC程序编写、单片机程序编写与组态监控系统设计等实训项目。在保证日常教学正常进行的同时开放部分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开发创新的平台,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功能和效益,进一步探索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建设与电工电子竞赛相结合的开放性工程教学中心。
目前,该部门已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实训为目标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得到广大学生及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普遍认为通过电工电子实习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工程素养显著提高,是联系学校专业与社会岗位的最好桥梁。
党委组织部组织科
近年来,组织科在校党委组织部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部门中心工作,认真履行科室工作职责,认真完成科室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日常工作、发展党员日常工作、制度建设等工作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注重加强学习型、效能型科室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扎实推动科室自身建设。
一、基层组织建设日常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协助做好学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是组织科重要工作职责之一。近年来,组织科围绕我校党的建设工作实际,按照校党委组织部的工作安排,立足于服务学校党委工作大局,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扎实做好基层组织建设的日常工作任务。协助校党委进一步优化基层党组织,保证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党建工作规章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
协助部门制定并完善了《中共内蒙古工业大学委员会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中共内蒙古工业大学委员会党校工作细则(试行)》、《关于我校发展党员工作票决制实施办法》和《我校关于发展党员材料有关规定办法》等一系列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的配套制度,推进我校强基固本工程建设。编印了《内蒙古工业大学基层党务工作实用手册》,制定完善了我校关于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一览表、党组织关系转移工作流程图、基层党务工作常用工作表格等内容,为我校基层党组织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此外,协助部门修订了党建工作目标管理体系的部分内容,更加注重对基层党组织工作任务的目标考核,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三、发展党员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组织科紧紧围绕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这一工作核心,依据上级规定,结合我校发展党员的工作实际,在不断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坚持标准,严把五关、提高质量”的发展党员工作思路与方法。概括地讲,一是严把教育培训关,确保思想入党。重点突出理论教育和强化集中培训,实行入党过程“双学双考”制度。二是严把政治标准关,确保好中选优。注重实践锻炼和综合素质的考察,切实增强青年学生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精神。三是严把公示表决关,确保公平公正。实行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公示制度,充分接受师生监督,切实提高透明度和公信度。四是严把预审批准关,确保工作质量。建立校院两级预审工作机制,材料及程序把关更加严格。五是严把工作责任关,确保有责必究。制定并实施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了四级责任体系,严格责任分工,层层抓好落实。扎实有效的工作,使我校学生党员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四、协助完成我校第十次党代会及教育实践活动相关日常工作
组织科承担了我校第十次党代会筹备和召开期间的大量日常具体工作,主要协助完成大会通知、资格审查、选举办法等各类文件的起草,以及党代表的选举等工作。设计制定了各类大会用表格、选票、报告单,并完成了大量会议相关文件资料的准备、编印等有关会议筹备工作,为我校第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组织科承担并较好地完成了我校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联络组的各项日常工作。协助部门完成教育实践活动相关文件的起草制定和印发工作,并协助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制定各环节日程安排,及时了解各部门、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把握总体进度。同时积极协助开展与自治区第十督导组的联络、协调工作。按照自治区第十督导组的工作要求,坚持周报告制度,共撰写、报送我校教育实践活动周报告9项,及时向自治区督导组提供我校每周活动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四是协助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学校边查边改、立行立改以及建立学校《台账》等工作。
(宣传部编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