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3-2014年度学校“三育人”先进集体主要事迹(一)

机械学院工业设计系

工业设计系现有教职员工7名,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2名。系内仅设工业设计一个专业,该专业每年以单班招生,这给老师充分了解学生奠定了绝佳的客观基础。工业设计系一直秉承着“精英教育”的理念,相信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优秀的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业设计师。建系以来,通过教育改革、建立实验室,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上下功夫,在当代教育方法与实践中不断摸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团队式的辅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下课后一般都会在实验室、工作室里和学生在一起办公、学习。随时随地辅导学生解决在设计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他们参加各种比赛和展览。看似辛劳,实际上乐在其中。教师们经常会参与学生组织的头脑风暴会议,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思路也变得开阔。每一名教师的专业领域各有侧重,团队式的辅导使每一名同学都能从不同的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了减少重复性的劳动,提出并实施了导师+导生制的教育计划。即依托设计项目,不同年级的学生构成一个团队,共同学习进步。只有老师的勤奋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工业设计专业经常是课下的工作要比课上多得多,其最大的乐趣是能够把生活和工作很好地统一起来。能够在实验室里制作东西本身是一件非常有吸引力的工作,把制作模型的技巧能与学生分享更是件快乐的事情。经常在周六日跑到模型室和学生一起完成模型作品,帮助他们使用雕刻机,为他们的设计作品制作三维打印模型。师生因共同的兴趣和目标结成一种跨越师生的合作关系,经常姊妹相称。老师也经常干一些脏累乏味的工作,学生也是有很好的主动性,能分担老师的工作压力。即使在家里,我们也很愉快地通过网络为学生答疑解惑,交流心得体会。每学期举办一次全专业的大型展览,策划制作老师们都亲力亲为,使展览成为学院和学校里有影响的学习活动。

二、同心协力齐分担的教师团队

系内实行多人负责一门课,在造型基础、造型材料与工艺、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等教学环节中都是两人共同授课。经常有两位老师同时在一间教室里给学生们授课辅导。为了给学生们传授更多知识,老师们从不以课时作为计量单位来衡量工作时间。课余时间,老师们也在不断深造,提高自身素质,全能型的知识储备使得老师们能胜任任何一门专业课程,即使有老师脱岗继续深造,所负责的课程质量也不会下降。

三、学生的成绩是对老师的最好回报

5名年轻老师都义不容辞地从事班主任工作,目的是为了能走近学生,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专业知识。老师们经常主动拿着硬盘跑到学生宿舍里给他们拷贝学习资料,在节假日里邀请打工的同学去家里做客,有几次还把没有回家的同学安排在自己家里住宿,为住院同学垫付医药费,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师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欣赏的朋友关系。

一直和毕业生保持联系,想方设法利用毕业生资源,为在校学生寻求实习和工作机会。教师言传身教和快乐的奉献精神成为学生的一笔财富并得以继承。每年毕业季学生都把自己的学习用品无常留给下一届学生和系里。在教师的积极联系下,每年都有至少一名设计师自掏腰包回母校为在校生举办讲座和交流活动,并捐助书籍和学习用品。在他们的影响和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学生走上设计岗位,成为青年设计师。

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学生取得了以下成绩: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1项,世界华人创新设计大赛(世界华人设计学术协会)优秀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奖3项,“挑战杯”全区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自治区)奖1项,入选全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暨国际学术论坛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10余人次,作品入选内蒙古地区高校工业设计作品展(自治区知识产权局)20余人次,《奔腾工大》被评选为内蒙古工业大学六十年校庆标识。学生还在“创造杯”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内蒙古工业大学),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内蒙古工业大学)中多次获奖。学生被评为校科技之星2人次,被内蒙古日报社报道1人次。

材料学院材料与冶金工程系

一、以科学的思路指引育人方向

在“教书育人”方面,材料与冶金工程系形成了一支业务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育人骨干队伍。现有教职工31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3人,师资队伍中博士研究生人数占全系教师人数65%。他们都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爱岗敬业,牢记为学生上好每一堂课,带好每一个实验是教师的天职。努力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系内拥有两个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分别是材料物理专业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这两个专业近两年来已经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为我校的本科教育和就业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系内的教学课程中有2门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5门为内蒙古工业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其中现代材料分析方法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金属学基础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有两位教师在内蒙古工业大学教师教学技艺大赛中获奖。

在“管理育人”方面,有一支以党支部为核心的管理队伍,不断强化育人意识,把管理工作寓于对学生的各项指导和服务之中。系党支部从注重提升教职工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入手,教育和引导大家以模范的行为影响引导学生。定期组织教职工召开关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座谈会,由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指导新教师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并倡导大家互相切磋,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用高水平的课堂教学代替行政上的强制政策,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

在“服务育人”方面,注重营造一个团结、和谐、文明、温馨的氛围,让来自大江南北的莘莘学子感到安心、舒心、开心。为学生提供了及时、快捷、有效的服务。对于有特殊困难的学生,系主任、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交流来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二、以和谐的氛围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系内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为切入点积极打造良好育人环境。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学校各项科技创新及文体活动,并自发组织运动会、篮球和足球比赛春游等活动,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让每个人能够体会到家的温馨、集体的温暖。一个健康和谐、积极向上、互助关爱的文化在系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引导、约束和辐射作用。系工会组织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反映“三育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配合党支部做好“三育人”的落实和创新工作。系积极配合校工会各项有关“三育人”工作的号召和安排,注重对“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的渗透与培养,“三育人”工作已逐渐成为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三、以创新的精神做好育人工作

近年来,材料与冶金工程系不断弘扬创新精神,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2-2014年,该系教师共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成功申报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9项,纵向和横向项目总经费150万余元,发表高水平文章(SCI、EI检索)30余篇,科研工作位于全校前列。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几年来共发表教学改革论文9篇,材料分析方法校级教学团体申报成功,进一步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发展。

理学院物理系

物理系现有教师24名,其中高级职称15名,中级职称9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0名。教师中7人具有博士学位。物理系高度重视“三育人”工作,“三育人”学习教育和实践活动开展经常化、制度化,在物理系教师中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风气。

一、教学教研情况

物理系面向全校本科专业开设大学物理基础课程,面向物理电子学硕士专业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开设高等量子力学和半导体物理等专业课程。近三年承担学校教改项目6项,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与此同时,系内共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次,获得内蒙古工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其中,物理课程群教学团队的验收结果为A级,被授予“内蒙古工业大学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从2003年开始招生,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电科专业课程理论物理导论、固体物理、光纤通信、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先后立项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近两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5%以上,就业质量显著提高,考研人数逐年增加,考研录取率达到了15%以上,多名同学考入北京工业大学的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硕士专业,得到该校教师的认可。刘闽华、李继军、武剑等被评为“优秀班主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品牌专业项目以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项目获学校批准建设。先后与包头市山晟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莱福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程大贝、张帅等获得国家奖学金;胡克敏、郝文婧、陈东胜、孟庆庆等分别获得自治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占锐、王炎涛等参加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内蒙古赛区一等奖,黄霆等设计的“自动储电具有USB充电功能的插排”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贾秋美等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

二、学科建设情况

物理电子学硕士专业2007年开始招生,现有指导教师12人,在校学生27名。本专业可以授予理学、工学学位。现有三靶溅射真空镀膜机、差示扫描量热仪、快速退火炉等科研教学仪器。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半导体光电子学、纳米结构的表征和物性测量等。

自2013年物理学学科建设项目获学校批准建设以来,经过学院领导和老师的不懈努力,收获了丰硕的成果。2014年,理学院与信息学院合作申报了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同年,赵春旺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称号。

三、科研情况

近五年来,物理系科学研究业绩显著,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包括面上项目1项,地区基金7项),全系70%的教师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省部级、校级课题10多项,总经费达280余万元。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相关科研成果已经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教师获得内蒙古自然科学一等奖,内蒙古青年科技奖,内蒙古青年科技创新奖, 内蒙古工业大学“青年科技创新标兵”等奖励。1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名教师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和“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层次。

2013年 ,“新型功能材料的结构设计与物性研究”校级创新团队立项建设。

在我校科研论文奖励的SCI一等奖中,物理系教师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近三年分别为:2012年度为23.5%,2011年度为16.7%,2010年度为21.9%,三年平均占到21.1%。

(宣传部编辑整理)

上一条:2013-2014年度学校“三育人”先进集体主要事迹(二)
下一条:内蒙古工业大学第五届“十佳教师”先进事迹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