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之窗 >> 正文

校院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资料(2020年第9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的重要论述学习专题

校院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材料

2020年第9

党委宣传部                                                                                                                                                     202099

 

 

1.习近平: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

2.《求是》编辑部:念好共产党人的“真经”

3.燕连福: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重温《共产党宣言》

4.商志晓:马克思主义何以深刻改变中国

5.李晓光:研读经典著作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

习近平

今天,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学习内容是《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党中央对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活动作出了安排, 5月上旬将召开纪念大会。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共产党宣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多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题,先后学习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共产党宣言》,目的是通过重温经典,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源头,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在座的同志都读过《共产党宣言》,今天我们重温这一经典,依然深受教育、深受启发。结合这次学习,我谈3点认识。

一、深刻认识《共产党宣言》的重大理论贡献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矗立起一座马克思主义精神丰碑。《共产党宣言》的重大理论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共产党宣言》以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唯物史观,为人们提供了认识自然、认识人类社会的科学思想武器。在人类思想史上,唯心主义用神、人性、观念等来解释一切的世界观,曾经长期统治着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了猛烈抨击,对未来社会的图景进行了勾画,但无法找到实现其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和社会力量。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科学阐明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精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策略原则,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形形色色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共产党宣言》提出的一些重要思想,比如唯物史观、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共产主义新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世界市场等,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革命性、开创性、突破性意义。《共产党宣言》深刻揭示了奴隶社会以来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揭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内在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还说这个事实不仅对于理论,而且对于实践都是最革命的结论。《共产党宣言》发表后,马克思、恩格斯不断发展他们的思想,最终形成了系统完备的思想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

第二,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共产党宣言》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作了深入阐述,指出共产党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实践方面,共产党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共产党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在当前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由最彻底最坚定的先进分子组成,共产党人应该是最不知疲倦、无所畏惧和可靠的先进战士。这些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三,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共产党宣言》毫不掩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旗帜鲜明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一边,热情讴歌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伟大作用,把无产阶级看作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新社会制度的创造者,强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一鲜明的政治立场,充分肯定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

第四,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崇高理想。《共产党宣言》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并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这一崇高理想站在了人类道义制高点,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忠贞不渝、坚强不屈的坚定信仰和不惧任何风险、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团结广大人民砸碎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精神旗帜。

第五,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纲领。《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并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还就如何发展生产力提出了具体举措,尽管其中有些具体内容今天已经不适用了,但蕴含其中的精神仍然具有积极意义。这些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武装夺取政权,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后加强政权建设特别是执政党建设,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第六,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生产跨越国界、不断开拓世界市场进行了深刻分析,科学预见了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生产的世界普遍性趋势,进而指出共产主义不是一种狭隘的地域的运动,无产阶级要获得彻底解放必须解放全人类,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胸怀全球、造福人类,共同创造美好世界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作出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

二、深刻认识《共产党宣言》对世界社会主义产生的深远影响

《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后不久,欧洲就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成立后,在马克思领导下支持各国工人阶级开展斗争,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由人民当家作主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各国工人阶级通过斗争,取得了政治选举权、八小时工作制、劳工立法等过去不可能取得的重大胜利。

1917年11月,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在资本主义最薄弱的链条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十月革命的成功证明了《共产党宣言》的真理性,让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看到了希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国家先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大大增强。

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都是受《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而走上革命道路的。我们党的第一部党纲就是按照《共产党宣言》精神制定的。我们党开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共产党宣言》是近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著作。170年来,《共产党宣言》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数千个版本,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书籍之一。近20年来,西方各种机构评选千年思想家最具影响力的学者等,马克思都名列前茅甚至高居榜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上再度兴起马克思热,对《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的研究再度成为热门。事实证明,《共产党宣言》的真理力量是永恒的,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

三、坚持《共产党宣言》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

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就说过,《共产党宣言》的某些地方“可以作一些修改或者有不同的写法,但它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共产党宣言》虽然诞生于170年前,但其阐述的基本原理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我说过,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讲的就是温故知新的道理。今天,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把《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去,不断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第一,矢志不渝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共产党宣言》揭示的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的理论基础。理想信念的确立,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而不是一时的冲动,光有朴素的感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深厚的理论信仰作支撑,否则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发生动摇。只要我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能够深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漫长历史过程,需要若干代人接续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能够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追求崇高理想、开辟光明未来的成功道路。我今年年初在新进两委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讲过:“如果社会主义在中国没有取得今天的成功,如果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也在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东欧剧变那场多米诺骨牌式的变化中倒塌了,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失败了,那社会主义实践就可能又要长期在黑暗中徘徊了,又要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作为一个幽灵在世界上徘徊了。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成功,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万马齐喑的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竞争中的被动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很大程度的彰显。我们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负共产党人的光荣称号。

第二,忠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学习运用《共产党宣言》,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好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谋划发展,要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高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生活品位。深化改革,要站在人民立场上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坚决破除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决破除一切束缚社会文明进步的思想观念,给人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着眼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进。

第三,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充分印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作的科学预见。每个国家都有发展权利,同时都应该在更加广阔的层面考虑自身利益,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实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们要坚定不移维护和发展我国发展利益,同时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国际社会共担时代责任,合作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第四,按照新时代新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共产党宣言》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坚持党的领导不仅在理论上有了新认识,而且在实践中有了新探索,完善了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我们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要领导人民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不能动摇、要求不能降低、力度不能减弱。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重大部署,在整体推进党的各项建设的同时,重点解决党内出现的新问题,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一些干部不敢为、不愿为、不会为的问题,一些基层党的建设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等等,确保我们党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第五,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是正确的,但不能要求《共产党宣言》对170年后人类社会发展提出的所有具体问题都提供现成答案。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我们要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大势,站在人类发展前沿,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为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解决人类面临的共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要紧密联系亿万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作出新概括、获得新认识、形成新成果。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全局性战略问题、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

第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学好用好《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原原本本学,熟读精思、学深悟透,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要加大经典著作编译力度,坚持既出成果又出人才,培养一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骨干队伍。要深化经典著作研究阐释,推进经典著作宣传普及,不断推出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大众生活的形式多样的理论宣传作品,让理论为亿万人民所了解所接受,画出最大的思想同心圆。

再过30年,也就是到20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200周年之时,正是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届时,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将以自己的壮举进一步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预见性,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迎接这个伟大时刻的到来吧!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23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求是》(2019年22期)

念好共产党人的“真经”

本刊编辑部

  1847年12月,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寒风凛冽。一座名为天鹅之家的咖啡馆里却暖流涌动。两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以此为思想的战场,任真理的思想驰骋,沉思、辩论、奋笔疾书。谁能想到,他们创作的,竟是注定要改变世界的伟大革命指南。这两个年轻人,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写就的,是不朽的《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自1848年2月问世以来,这部只有2万多字的小册子,已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数千个版本,影响超越时空、遍及全世界。170多年来,它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照亮了人类发展的前进方向。

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也迎来了40周年。在党中央隆重召开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专题学习《共产党宣言》。在这样重要的时间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重温这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的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1848年2月的一天,一个永载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共产党宣言》单行本以德文在英国伦敦问世。这标志着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政治宣言,获得了强大思想武器。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规律,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被揭示出来。

18世纪下半叶,英国爆发第一次工业革命。至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主要国家已占据统治地位,在推动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同时,其固有的内在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显露,经济危机频繁爆发,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的斗争此起彼伏。法国里昂纺织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深刻表明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极大震动了资产阶级统治集团。

广大工人在轰轰烈烈的抗争运动中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命运必须由自己来主宰。同时,一些思想困惑也随之而来:工人阶级如何才能实现自身解放?如何认识资本主义?人类未来的方向在哪里?时代呼唤着伟大的思想家,呼唤着科学的理论。

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合中,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先后写下《〈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等著作,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初步弄清了剩余价值的实质,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马克思恩格斯还积极投身国际工人运动,开展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在他们的指导帮助下,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这一秘密工人组织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共产党宣言》,正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同盟委托起草的党纲。共产党人以振聋发聩的声音,第一次向全世界系统地、全面地公开宣示了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

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共产党宣言》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改变:“《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在《共产党宣言》的启示和鼓舞下,在马克思领导的“第一国际支持下,国际工人运动不断取得重大胜利。《共产党宣言》诞生23年后,1871年爆发了巴黎公社革命,这一革命尽管很快失败,但成为践行《共产党宣言》的原则,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由人民当家作主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共产党宣言》诞生69年后,1917年11月,俄国取得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共产党宣言》的真理性和现实性,得到雄辩证明。十月革命极大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由一国向多国发展,一批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和发展壮大,极大地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70多年过去了,世界历经风云变幻,《共产党宣言》所阐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理性日益得到验证,持续指引着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丰碑

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档案保管室,《共产党宣言》现存于世的唯一一页手稿珍藏于此,静静地陈列在展示柜里,一同陈列的是一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证书。这一组合无声地昭告世人:《共产党宣言》是全人类共有的思想财富。

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崇高理想、革命纲领、国际主义精神等六个方面,高度概括、深刻阐明了《共产党宣言》的重大理论贡献。

《共产党宣言》正文包括一个引言和四章内容。引言交代了写作背景和目的;第一章主要阐述阶级斗争理论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第二章主要阐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第三章主要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第四章说明了共产党人与其他党派的关系,阐述了党的策略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时期还为《共产党宣言》的各种版本写过7篇序言,根据发展了的革命实践,进一步阐释、丰富和发展了该书的基本思想。

《共产党宣言》“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这个新的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用恩格斯的话阐述了这一科学世界观的重大意义,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这个事实不仅对于理论,而且对于实践都是最革命的结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共产党人和人民大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也充分表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不断开辟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整体利益的代表者,“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宣言》用鲜明的语言,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深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具有的先进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供了根本遵循。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经验教训也警示我们,共产党如果蜕化变质,丧失了先进性和纯洁性,就会变得涣散无力,最终走向失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不断强调全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求全党永葆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本色,永葆青春活力。

《共产党宣言》旗帜鲜明、毫不隐瞒地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一鲜明的政治立场,充分肯定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98年来对《共产党宣言》这一根本立场一以贯之的遵循和践行。

“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字叫共产主义。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是《共产党宣言》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确立的最高奋斗目标;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共产党宣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一崇高理想站在了人类道义制高点,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忠贞不渝、坚强不屈的坚定信仰和不惧任何风险、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团结广大人民砸碎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精神旗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具备高度发达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为共产主义奋斗,要从历史的当下出发,在今天,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向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不断迈进。

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和策略,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并长期执政的重要保证。《共产党宣言》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纲领,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分为最近目标和最高目标,必须坚持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相统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生产力的大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是《共产党宣言》的重要原则,这也是坚持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相统一的理论依据。《共产党宣言》从当时的历史实际出发,对这些理论作了具体阐释,习近平总书记说:“尽管其中有些具体内容今天已经不适用了,但蕴含其中的精神仍然具有积极意义。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立足本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制定正确的行动纲领和战略策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靠的是这一点,将来继续取得成功,依然要靠这一点。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产党宣言》结尾这句铿锵有力的伟大号召,清晰无比地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世界视野和宽广胸怀。《共产党宣言》提出了关于世界市场、世界历史的思想,阐明人类社会实现大同是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必然,强调共产主义事业是全人类的伟大事业,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获得彻底解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胸怀全球、造福人类,共同创造美好世界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深刻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秉承国际主义精神,与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1919年底,青年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京,住了100多天。在此期间,有三本书特别地铭刻在他的心中,建立起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第一本就是《共产党宣言》。后来在延安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畅谈时,他这样回忆说: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朱德同志从青年时期就开始读《共产党宣言》,1976年5月,90岁高龄的他,收到《共产党宣言》新译本后,即刻用一整天时间,对照新旧译文认真学习。一个多月后,朱德同志因病去世了。他活到老、学到老,始终把《共产党宣言》作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的精神支柱。

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回望《共产党宣言》传入中国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指出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都是受《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而走上革命道路的,我们党的第一部党纲就是按照《共产党宣言》精神制定的,我们党开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这是总结我们党近百年历史得出的科学结论。

一本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一代又一代人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1899年,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以及《共产党宣言》的一些思想传入中国。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1920年,北京、上海的共产主义小组分别组织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一年之后,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金光大道。

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再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学深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真经宝典,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新胜利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作出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他还多次深情地讲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感人故事,向全党生动阐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道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主题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先后学习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其影响等,为全党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出了表率。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再次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好用好《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今天,重温《共产党宣言》,就要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把《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去,不断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坚定这一理想信念,献身这一崇高追求,最坚实的支撑来自哪里?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深刻指出:理想信念的确立,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而不是一时的冲动,光有朴素的感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深厚的理论信仰作支撑,否则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发生动摇。这个理论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广大党员、干部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一切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运用《共产党宣言》,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好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强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强调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上,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强调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一切,都印证了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的理念,体现着我们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

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谁也阻挡不了。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这是深植于《共产党宣言》思想基础的伟大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重大贡献。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阐发了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答“世界怎么了、世界向何处去、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领导伟大的事业,要有伟大的党。加强自身建设,确保始终过硬,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做法和要求。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一系列顶层设计和重大战略部署,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提出的各项要求,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我们党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真理。在1872年的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是正确的,但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实践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必然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秘所在。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推进而不断丰富发展,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伟大篇章。

1938年,毛泽东同志曾无比感慨地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豪情满怀地说:再过30年,也就是20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200周年之时,正是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届时,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将以自己的壮举进一步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预见性,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迎接这个伟大时刻的到来吧!

历史必将证明属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这一无尚荣光!

《求是》(2019年22期)

 

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重温《共产党宣言》

燕连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对科学社会主义原理首次作出了系统完整而又简洁凝练的表述,不仅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更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共产党宣言》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述,至今仍然没有过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更证明了《共产党宣言》的科学性、真理性和预见性。

回应了历史发展的呼唤

理论是实践的产物,思想是时代的召唤。《共产党宣言》的诞生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为推动历史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工业革命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呼唤一个为人民的理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首先是以西欧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产生发展为经济条件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整个社会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对立的阶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各种学说都在探索如何制服资本主义这个“怪物”。人类社会究竟应向何处去?时代呼唤为人民谋利益的理论。《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回应了时代呼唤,它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工人运动的发展呼唤一个指引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是以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激化,以及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为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中叶,工人阶级发起了带有现代无产阶级运动性质的大规模起义和罢工。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从自发分散走向自觉和有组织性,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呼唤一个充满斗争精神的科学理论。《共产党宣言》便在奔涌的思想潮流和激烈的社会斗争中顺势而生了。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呼唤一个彻底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经过大量的革命实践活动和理论探索,马克思、恩格斯逐步在哲学上从唯心主义转变为唯物主义,在政治上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需要上升成为一个更加彻底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共产党宣言》系统地提出了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使无产阶级实现理想的道路豁然开朗。工人运动经过几十年的比较和筛选,最终把自己的阶级委托书交给了这个彻底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组建呼唤一个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来保证,正确的组织需要正确的思想作指导。《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是以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组建与组织纲领的创作需要为其组织条件的。经过先期准备,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加入改组后的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11月29日,同盟第二次大会召开,受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负责起草同盟纲领。1848年2月,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则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提供了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

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不仅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而且展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和无产阶级运动的不断革命性。

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为世界无产阶级运动和人类解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纲领和正确的思想指导。《共产党宣言》科学阐明了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共产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世界历史等理论,具有开创性意义;科学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内在矛盾,无产阶级将最终成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科学阐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力量,无产阶级必须通过革命才能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并最终解放全人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共产党宣言》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和革命精神,体现着鲜明的人民性,为我们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

阐明了无产阶级肩负的历史使命。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阶级斗争的一般原理,第一次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历史使命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科学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由于资产阶级具有历史局限性和内在矛盾性,无法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周期性经济危机。《共产党宣言》全面深入地阐明了无产阶级肩负的历史使命,那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和建设共产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及其严重后果,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用新的生产关系来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的客观要求。与此同时,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并日益成为主要的革命力量。与资产阶级相比,无产阶级自身作为大工业的产物,不仅是作为被压迫的阶级而存在,更由于自身所具有的先进性、革命性、组织性,代表着新生力量。社会历史的发展将无产阶级推向了前台,无产阶级需要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那就是通过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

宣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共产党宣言》认为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从性质上来看与其他工人政党并无不同,但是与其他工人政党相比,共产党不仅是一个工人政党、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更是全体无产者的党,是全体无产者利益的根本代表。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运动,不仅着眼于无产阶级自身的解放,更着眼于全人类的解放。正因如此,共产党人强调作为一个整体的无产阶级利益和整个运动的利益。相比于其他工人政党,共产党始终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人的利益和无产阶级的利益是相一致的。面对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现实,共产党就是要领导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并从根本上铲除、消灭剥削与压迫产生的根源——私有制,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

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共产党宣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展开了对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批判,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共产党宣言》批判了反动的社会主义的反动本质。反动的社会主义分别为:封建的、小资产阶级的、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一语道破:封建的社会主义仅仅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恶毒诅咒而已;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寄希望于维护旧有的生产关系,恢复行会制度和宗法经济;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则试图以哲学思辨的方式,反抗资产阶级运动,最终维护封建市民阶级的利益。《共产党宣言》批判了保守的社会主义流派的软弱特质。马克思写道,保守的资产阶级拒绝无产阶级革命,他们“愿意要现代社会的生存条件,但是不要由这些条件必然产生的斗争和危险”。《共产党宣言》批判了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空想性质。空想的社会主义幻想通过非暴力革命的方式走向社会主义,没有看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没有看到暴力革命推动历史进步的重大价值,因而也不能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强调了无产阶级运动的不断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具革命性的科学理论,无产阶级政党是最具革命性的政党,无产阶级运动是最具革命性的社会变革。其革命性不仅表现在无产阶级运动的最终目标上,也体现在无产阶级运动的斗争方式上。19世纪的德国正在经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无产阶级面临着两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其一是封建地主阶级,其二是资产阶级。因此,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首先是要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其次是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这实际上是在强调无产阶级运动的不断革命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强调政党联合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并且指出“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这种历史必然性不会自动完成,而是需要不断斗争、不断革命才能真正完成。正如列宁同志所说,“我们主张不断革命”。

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革命纲领

《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

深刻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共产党宣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发展规律,包括人类社会历史的阶级斗争学说,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无产阶级是最富革命性、最有组织性、强调纪律性的阶级,无产阶级必须组织自己的政党,共产主义的特征是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共产党宣言》发表后,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在革命斗争中由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由自发的经济斗争转变为自觉的政治斗争。同时,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无产阶级的斗争争取更多同盟者的支持与加入,以此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党宣言》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共产党宣言》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人类社会终将迈入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指明了前进方向。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俄国十月革命爆发,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打破了资本主义社会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终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纲领性文献,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奠定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性文献,它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征和崇高理想,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无产阶级政党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始终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他们拥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有能力把科学理论运用到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去,是推动无产阶级革命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无产阶级政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就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最终“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谱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

《共产党宣言》对于新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共产党宣言》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历史上第一个政治性纲领,在明确了无产阶级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纲领、政策原则和政治目标等内容。我们要牢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崇高理想和历史使命,坚定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站在人类道义制高点;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一边,坚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永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要不断进行“自我革命”,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实的政治支撑。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面对新时代新变化,我们不仅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还要根据时代变化不断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坚决反对所谓的“历史终结论”和以西方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把握世界历史理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恩格斯所阐明的世界历史时代。《共产党宣言》中关于世界历史的论述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历史前提、方法基础和理想愿景。我们需要进一步学好悟透《共产党宣言》的科学思想,把握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把握共同体的思想,把握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更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同各国人民一道为实现未来社会的理想愿景而努力奋斗。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今天,我们既面临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全局,也面临着百年未有之世界变局。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我们需要进一步学习《共产党宣言》,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作者: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红旗文稿》(2020年02期)

马克思主义何以深刻改变中国

商志晓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既需要理论阐释和逻辑论证,更依赖历史解答和实践检验。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被中国的先进分子所选择的百年历程中,我们探求奥秘、寻找答案,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自身科学与品质优秀,是前提;中国共产党正确对待并科学运用,是根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提供实践舞台,是关键。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由可能到现实,内蕴着中华民族近百年发展的历史辩证法,联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未来。

思想喻花,实践谓火。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之花点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之火的盛大奇观,在近百年中华大地上辉煌上演,构成人类发展史上精彩夺目的篇章。这一由五四运动发端、贯通中国百年历程的盛大奇观,内蕴着社会变革的历史必然性,展现出实践推进的强大穿透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和中华民族的面貌,有力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

科学理论品质及改造世界的旨趣,适时传入中国并被中国的先进分子所选择,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有着坚实基础

19世纪40年代,两件事情的发生具有重要标识意义。一是在东方古老中国大地上,鸦片战争的炮声彻底击碎了大清帝国的安宁和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由此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开启了近代以来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另是在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背景下,孕育诞生出一个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扬弃传统思维和既有观念、进而影响并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思想,这就是以唯物史观为发端并奠定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此后近80年间,中华民族为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奋起抗争,走过一段充盈着血与泪、贯通着生与死、裹挟着悲与喜的难忘岁月,而马克思主义也在与各种思潮的斗争中从小到大、由弱至强,经历了由理念到行动、从知识界走到工人中间、从西欧故土走向世界的发展历程。让人难以预料的是,两个远隔万里、看似无所关联的历史性事件,在延展推进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却实质性地相遇了。依然艰难前行并孜孜探求道路的中华民族,与代表先进理念并具有思想引领作用的马克思主义,一旦在那个特殊时间和空间相遇,立刻就生发出意想不到的效应。实践接纳思想并得到思想引领,思想指导实践并得到实践检验,由此奏响起一曲恢宏的时代强音。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跋山涉水、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它有怎样的历史穿透力和空间适应性?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众多社会改造学说中脱颖而出,能够在中华大地上扎下根来?究其原因:一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科学、优秀,涵纳巨大的思想力量,既能统揽并解决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又具有跨越国度、超越时空的理论魅力与价值;二是深陷苦难又渴盼独立与幸福的中华民族,苦苦寻觅救国道路和救民良方,亟需科学理论的启迪引领,亟需具有统摄力的思想来凝聚人心并指引方向。

从马克思主义自身来看,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立于人类思维制高点上的科学创造。它汲取前人已有的思想成果,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揭秘社会生活基本事实,探寻并揭示社会发展的内在本质与必然联系,在历史与逻辑、运行与结构、现实与未来的联结统一中,创造性地呈现出人类社会由低到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由隐到显、社会形态由资本主义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并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完整而清晰的发展图景和演化路径,以本质联系和规律引导的实践力量、概念判断推理和分析综合的逻辑力量,为无产阶级前途、资本主义命运、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昭示出未来。尤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是诉诸行动并志在改变和创造的实践哲学,它将“改造世界的抱负与追求鲜明地写在自己的理论旗帜上。在马克思看来,以往的一切哲学都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从中国当时状况来看,毋庸置疑,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依然徘徊在十字路口。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面对向何处去、走什么道路、怎样救亡自强的时代课题和严峻考验,虽经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奔走呼号、上下求索、抛头颅洒热血,但中华民族却长时期未能摆脱灾难深重、被动挨打的局面。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归于失败,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中败北,维新变法仅存百日就惨遭镇压;辛亥革命虽然推翻帝制并建立民国,但最终仍未能避免封建复辟和军阀混战之结局。在实践层面,历次斗争失败的事实表明,旧式农民起义和封建统治阶级的自强,不能解决中国救亡图存的问题;资产阶级改良派或革命派的努力,难以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封建主义的回头路已走不通,资本主义道路也难走成。在理论层面,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西方哲学社会科学逐渐被翻译介绍过来,促进国人开始用现代社会科学方法来思考研究问题;许多团体和派别宣扬或尝试过各种主义和思潮,如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或先或后,或长或短,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走向何方的前途与命运问题。

正是在此种背景和条件下,凭借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及其影响,凭借五四运动的需要与推动,马克思主义由最初传入中国的诸多思想学说之一,迅即脱颖而出,引发广大先进知识分子的关注。而背负着人民期待和民族希望的中国共产党,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明确将马克思主义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仅在十月革命之后到五四运动时期两年时间内,就连续撰写发表数十篇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劳苦大众立场和阶级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反抗剥削压迫的斗争精神和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对于渴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中国人民,对于以推翻“三座大山、拯救民族危难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可谓是高远的视域与全新的境界,必然引发强烈共鸣和精神震撼。这样具有震撼力和感召力的思想理论,数十年寻觅而不得,迷茫挣扎中见曙光。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如此来看,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以一种崭新的姿态降临到中华大地,绝非偶然。偶然之中有必然,恰如马克思所说: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经十月革命验证并显现威力的马克思主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莫大的希望。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马克思主义适时传入中国并与先进政党结缘,预示着古老民族踏上了希望之路,开启了新的历史征程。马克思主义站在了深刻改变中国的历史起点上。

中国共产党正确对待并科学运用,持续深化与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成为现实

思想的威力是巨大的,但思想毕竟不能直接作用于现实。马克思主义对解决中国问题是否管用,能否承担起改变中国的使命,必然要面对诸多问题与挑战。其中,既有客观方面的制约因素,也取决于主体的态度与主观上的努力。

马克思主义发挥作用的现实困难在于,一是形成于西欧经济社会条件下的理论学说,犹如一颗种子或幼苗,一旦种植或嫁接到有着较大差别的东方土壤,会不会水土不服,成长受阻;二是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征,具有强大的韧性与同化能力,马克思主义初来乍到,它们能否相处以及怎样相处;三是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还很陌生,中国共产党内部真正了解的人也还在少数,用以指导社会变革和革命斗争能否运用得当,其价值实现会不会受到损伤。困难及担忧远不止这些,种种情况表明: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所具备的可能性,在中国这个异常复杂的东方大国及其社会现实面前,还十分脆弱,还相当稚嫩。马克思主义要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使用这一思想武器的政治团体和社会力量,在于用来武装自己并奉为指导、深得人民拥护与信赖的先进政党。

中国共产党无所畏惧地挑起了这副重任。依赖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有了科学指引,在行动中有了正确方向;依靠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有了能够扎根中国的组织土壤,有了可以改变中国的主体力量。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倾注热情与智慧,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集聚共识与创造,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坚守责任与使命,不断提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命运之间,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之间,中国共产党倾力联结贯通起来,在二者之间架设起一条通达桥梁,为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发挥作用以至深刻改变中国,坚持不懈地创设环境、创造条件、创新机制,始终如一地积聚力量、推动实践、促进成长。

一是正确理解,树立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马克思主义,我们起初知之不多、了解甚少,尤需加强学习、认真领会,尤需把握精神实质、掌握立场观点方法。恩格斯强调:“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来对待。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科学来对待,是以正确理解为前提,只有正确理解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发挥作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才有必要条件与可靠保障。一切远离马克思主义本质要求的做法,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大敌。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王明等人动不动拿本本来,以本本上的条条裁剪活生生的现实,教条主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结果招致中国革命一度失利。中国共产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过程中,历来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真学习、准确理解与坚定信仰,坚决同一切背离马克思主义本质要求、贬损伤害其声誉和作用的言行进行斗争,坚决反对并清除教条主义、实用主义、经验主义、修正主义及其种种变异,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的迅速传播及不断增强的广泛影响。

二是灵活运用,让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具体实际。正确理解必然走向灵活运用,灵活运用是正确理解的延伸。空喊对马克思主义敬仰的口号,不去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不是马克思主义本意所在。应用马克思主义,就要联系中国国情和具体实际、联系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联系中国客观条件和现实任务,这种联系必须是灵活地而不是刻板地、辩证地而不是教条地、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在紧密联系中走向实践领域、走入应用过程、走进问题解决之中。如在武装夺取政权、推动社会变革的方式与道路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立足于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主张在工人聚集的中心城市进行反抗斗争,俄国十月革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城市武装暴动的方式取得了胜利,是不是中国也必须这么做呢?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受限于已有的论述和实例,而是具体分析中国小农经济如汪洋大海、城市工人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从中国革命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出发,探索实行并成功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灵活运用、创造性运用。

三是科学践行,使马克思主义始终伴随时代前进。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哲学,强调实践对于认识的优先地位和决定作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根本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运用到实践当中,让理论自身得到检验的同时也推动实践深化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践行马克思主义,探索解决中国问题的办法与途径,促进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层面进展到实践层面,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沿着正确道路向前发展。我国从摆脱经济近于崩溃及动乱动荡局面起步,仅仅在40年时间里,就推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科学践行马克思主义所产生的巨大效应,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得到充分彰显。

四是创新发展,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永葆青春活力。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是因为“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中国共产党深谙此中道理,从接触马克思主义那一天起,就未敢丝毫懈怠,未存坐享其成之心,始终致力于坚持与创新的结合、继承与发展的统一,致力于总结实践经验、集聚人民智慧、提炼升华认识,不断以新的认识成果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从马克思主义出发,我们党的思想进程沿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进路,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内在统一、一脉相承的创新成果体系,使马克思主义血脉得以延续深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更加巍峨壮观。

以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灵活运用、科学践行与创新发展,在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由可能逐渐成为现实,实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巨大成功。我们党开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的重要标志性成果。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让古老中国改天换地,这是中华民族近百年历史发展所得出的基本结论。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的实践进程,内蕴着中华民族近百年发展的历史辩证法,联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未来

一种理论影响一个民族的发展、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最为典型、最具代表性。在近百年历史发展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了呈现思想威力的最适宜场所,中华民族从马克思主义那里获得了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引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携手创造了载入史册的奇迹。而这一切,幸于先进政党的担当与追求,缘于人民群众的期盼与觉醒。依靠中国共产党的运筹帷幄与战略统领,依赖人民群众的创新实践与倾力支持,马克思主义登上了宏阔而崭新的舞台,呈现出特有的魅力与精彩;中华民族在悲怆迷茫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在艰难探索中踏上正确的道路。

在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的实践进程中,内蕴着中华民族近百年发展的历史辩证法,凝结为主体选择与客观必然的统一、可能趋向与现实呈现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量变积累与质变跃升的统一、发展阶段性与发展连续性的统一。这一系列辩证统一,连同理论与实践、理念与行为、政党与民族、人民与国家、目标与道路的内在联系,构成中华民族近百年发展历史辩证法的丰富内容。概而言之,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主体的自觉选择与目标追求。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是在社会历史舞台上活动着的有意识、有追求的人(或人的群体)。“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主体的意志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历史前进的方向。近百年中华民族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以一代代中华优秀儿女顽强拼搏、英勇奉献为代价,融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发奋图强、实现复兴的群体意志,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矢志不渝探索、坚韧不拔奋斗的结果。二是客观进程的内在规律与必然趋向。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汇入了人的意志与活动的历史发展,自有其客观轨迹和现实脉络。一个民族走什么道路、选择哪一种社会制度和体制模式去发展自己,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基础、阶级阶层构成,以及历史文化特征、社会综合背景、内外联系交流等。我们历经艰难探索,走上追求社会主义前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漫长征程,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华民族的百年变迁,遵循着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呈现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的历史辩证法,还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双向互动过程中得以呈现。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和后来人,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时代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和提出的新挑战,没有苛求马克思恩格斯为解决他们去世之后产生的问题预留锦囊妙计,没有躺在已有的理论成果上以不变应万变,而是勇敢面对、探寻解决途径,在实践中推动理论创新。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更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要求作出了新的理论创造,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中的辉煌篇章。

从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诞生启航,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整整走过一个世纪的历程。回望过去,我们深为庆幸、深感自豪、深受鼓舞。眺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满怀期待、满怀憧憬,底气来自于: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我们的指导思想,而且更加丰富了,已汇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创新成果,更加贴近与符合中国实际与未来发展宏伟蓝图;中国共产党依然是我们的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而且经过革命性锻造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有了显著增强,自身更加坚强有力;我们依然坚定地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这条道路渊源深厚并历经检验,被实践确证为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当代中国及未来中国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战斗正未有穷期。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并未结束,而是正在进行、仍将持续,它从荆棘丛生的历史深处走来,正阔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未来。  

(作者:商志晓,系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光明日报》(2019年06月17日15版)

研读经典著作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李晓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强调:“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要完整准确地理解、传播马克思主义,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下简称“经典著作”)是必做功课。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加强经典著作学习研究的重要性:“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利于从源头上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也有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

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让自己先受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认真研读经典著作。通过精读经典著作来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人民立场,完整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观点,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养,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研读经典著作,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人民立场

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基本立场。这一基本立场就是人民的立场,即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的立场是共产党人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立足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向性与原则性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政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在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中就已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唯物史观这一基本原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人民是最高价值主体,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研读经典著作,完整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着的基本原理构成的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而基本的特征。只有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研读,才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内涵与意蕴。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后人在不断地梳理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对其中所蕴含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解析,进一步整理、挖掘,最后以逻辑化、体系化的内容表述出来的成果。恩格斯在告诉青年如何学习《资本论》时就曾指出:“对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却正好是原著本身。”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要求干部读《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五本马列著作,强调要真正掌握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必须反复地、不厌其烦地研读。他说:“可以把这五本书装在干粮袋里,打完仗后,就读它一遍或者看它一两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一年看不通看两年,如果两年看一遍,十年就可以看五遍,每看一遍在后面记上日子,某年某月某日看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反复强调研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正是强调只有通过对经典著作的不断学习与研究,才能完整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原理都是源自经典著作解读基础上的进一步概括。比如,作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的唯物史观基本观点的最初集中论述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继而由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了凝练的表述,而后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里明确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概念及其内涵。全面、准确地揭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对于工人阶级剥削实质的剩余价值学说在经典著作《资本论》中得以集中阐释。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主义其他一些重要思想的概括遵循同样的路径,如关于实践观点的提炼以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主要蓝本;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作了较全面的表述,后来又由列宁在其《国家与革命》中予以进一步丰富、发展,等等。

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了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和总结,而这些概括和总结正是基于对经典著作的解读与挖掘。只有深入研读经典著作,才能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观点。

研读经典著作,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般世界观,也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把握的重要方法论。研读经典著作,有助于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瞻远瞩的战略洞察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过程。”

经典著作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们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丰富经验并进行高度理论升华的结果。通过经典著作的学习,不仅能够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革命导师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能够认识到列宁、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本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理论联系实际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的核心要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把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

研读经典著作,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养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具体实践者;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整体素养的提高来实现。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高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研读经典著作,从中不断汲取理论滋养、领悟教育方法。正是在反复的研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得以增强,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得以升华。而只有“原原本本学,熟读精思、学深悟透,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是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与教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对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如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进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具备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教育工作者才能够全面客观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思想理论来源,能够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历程与基本要义深入解读作为有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从而正面教育、引导群众,消除其面对现实问题产生的困惑,帮助其提高思想认识水平,进而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抵制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冲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综上,只有认真研读经典著作,做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所强调的“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更好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才能坚定立场、把握观点、领悟方法、提高素养,从而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作者:李晓光,系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2020年08月10日15版)

 

上一条:校院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资料(2020年第10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特别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重要论述学习专题
下一条:校院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资料(2020年第8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述学习专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