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民族报》刊发我校党委书记李占峰署名文章: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

11月14日《中国民族报》刊发我校党委书记李占峰署名文章: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全文如下: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

高校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场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系统育人观念,构建起一体推进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凝聚强大合力,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五个认同”,夯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质增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加强顶层设计,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职、学院主动作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原则,构建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全员育人体系。要加强高校党委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全面领导和统筹协调,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要确定各部门育人责任清单,打造职责明确、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将全员育人“软要求”转化为与职责相关联的“硬指标”。以绩效考核体系调动全员育人的积极性,将各育人主体的岗位职责与绩效考核相挂钩,形成全员积极主动参与、争取有所作为的格局。充分整合校外教育主体的育人功能,衔接畅通学校、家庭、社会育人资源,汇聚校内外教育主体合力。

形成一条完整的闭环型教育链条,是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必然要求,但现实中各环节的嵌套和衔接仍不够紧密。从时间发展角度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应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实现学生各阶段各环节全覆盖,但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各要素尚未实现全流程、全年级、全链条的有效衔接,目标设定、跟踪管理和成效评估呈现分散孤立的状态,聚集性合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把着力点放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来。在宏观层面,要明确职责,完善机制,科学、合理制定工作方案;关注过程性和衔接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教学、科研、后勤、管理等各领域各环节。在微观层面,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各阶段,贯穿学生组织建设与管理、学风建设、入学教育、毕业生教育、志愿服务等各方面,建立起新生入学教育、低年级教育、高年级教育、毕业教育的教育闭环。

高校全方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难点之一,在于教学、学工、行政、后勤等职能部门间合作不畅,协作乏力。在一些高校,各部门均制定了本部门的措施方法,但对其他部门的举措办法、具体目标、工作进度等缺乏沟通与协调,导致部分工作存在遗漏或重复,影响了整体效能。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实绩缺乏系统全面的考核评估,导致一些部门的工作重形式轻实效,重部门轻整体。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受到巨大影响,但部分高校工作方法调整与改进不够及时,既不“入微”更不“入味”,不能适应形势的“新”,更不能走进学生的“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高校必须高位谋划、高点部署、高效推动。一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进行谋划,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统一思想认识,实现心往立德树人一处想,劲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处使;二是要凝聚各项工作的目标与方向,聚焦短板弱项,破解资源分散、系统合力不强的难点与困境,将各项工作的要点和目标落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上;三是要构建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育人体系,强化改革驱动、搭建工作平台、建强工作队伍、强化组织保障、加强督查落实,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和力量,完善“全面保障、全员参与、全程融通、全域拓展”的一体化工作体系。

文字、图片:党委宣传部

上一条: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考察组来校实地考察
下一条:内蒙古工业大学北京校友分会召开2023年年会暨第六次校友代表大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