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姜爱军应学校邀请在我校教研楼第一报告厅作“守望相助,亮丽北疆——内蒙古自治区70年发展历程简介”主题报告。这是我校举办的以“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为主题的“百场形势政策报告会”的第三场报告会。报告会前,校党委书记金瑞、校长邢永明在教研楼会见姜爱军。校党委宣传部、团委、学工处全体工作人员,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副院长,团委(团总支)书记、学工办主任,各学院学生代表近400人参加报告会。党委宣传部部长呼和主持报告会。
姜爱军从“内蒙古名称的由来”和“内蒙古自治区为何早于共和国两年成立”着手,逐步铺陈,向与会师生展示了内蒙古革命、建设、改革、发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他引用大量珍贵文献和丰富的历史图片,通过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最早的活动、蒙古族最早的共产党员、内蒙古第一个革命刊物、在内蒙古最早建立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内蒙古最早的革命根据地、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内蒙古全境的解放等内蒙古党史之最,清晰地再现了内蒙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一步步走向胜利,走向解放,并成为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榜样和典范。姜爱军用平实的语言和震人心魄的革命先烈事迹,从大革命时期讲到抗日战争时期,再讲到解放战争时期,让听众跟随他触摸内蒙古早期的历史脉络,让听众再次感受到那段革命岁月。
姜爱军以“内蒙古发展思路”为线索,通过对内蒙古发展思路的初探、再探索、提升和完善四个部分,按照时间顺序讲解了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四个阶段的成就……他不用枯燥的理论,而把难懂的术语、词汇和自己多年来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经历结合起来,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一张张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让与会师生跟随他的脚步,回顾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来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和发展成就。并着重对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自治区发展蓝图进行了详尽的讲解。
姜爱军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以来,全区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强化“四个认同”,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民族区域自治的“良好榜样”“良好典范”“光辉典范”。
姜爱军用朴实的言语道出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用简洁的图表和丰富的照片直观展示了在历届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内蒙古在各个时期取得的卓越成就。与会师生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黑白照片上贫瘠的土地和彩色照片中高大的输电塔,旧貌与新颜的强烈对比,给大家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也让人振奋不已。特别是PPT中引用了工大主楼的老照片,顿时拉近了与学校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形势政策报告生动有趣,不再枯燥,赢得满场热烈的掌声。
聆听报告的学生说,讲座让他对内蒙古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想到自己今天这么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决心要刻苦努力,学好专业,以一己之长报答养育自己的热土。有同学说,身为内蒙古人却不了解内蒙古如此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讲座中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历史细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成就,还更正了一些错误看法,回去要把收获讲给身边的同学和家人听。
按照自治区党委的总体部署,以“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为主题的“百场形势政策报告会”正在全区各所高校展开。这是我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行动,是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入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中国发展大势和自治区发展区情的有效途径,是鼓舞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对于确保我区高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供稿:宣传部 白杨 摄影:甘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