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功不唐捐 玉汝于成——我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侧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 是高校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延伸,是高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作贡献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对高校功能和作用的具体定位,也是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全国、全区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内蒙古自治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内蒙古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八项措施》等文件要求,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积极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有效支撑了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近年来,我校依托多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扎实基础,借助内蒙古工业技术研究院产学研合作平台,以社会需求为牵引,切实推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学校积极作为、多措并举,不断完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建设。2013年筹建了内蒙古工业技术研究院,2014年成立了协同创新管理办公室,出台了《内蒙古工业大学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和建设管理办法(试行)》,2016年成立了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学校进一步规范了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逐步建立符合科技成果管理、转化特点和规律的管理体系。

学校主动适应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立足于人才与学科优势,积极为教师走出校园、服务社会创造条件。2016年底,根据鄂尔多斯企业技术需求,我校组织科研骨干教师三十余名,分两批深入到鄂尔多斯市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走访十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装备制造基地的三十多家企业,就重大技术改造或技术难题初步达成合作共识,为后续我校与鄂尔多斯市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奠定了基础。

2017年是落实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一年。新年伊始,我校信息学院黄平平教授的科研团队与福建特力惠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与科技成果转化协议。其中,“地基微变监测雷达技术与应用”单项技术转让合同突破200万元。这是自治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依托内蒙古工业技术研究院平台成功孵化了内蒙古方向图科技有限公司,并入驻了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今年四月,我校与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电力工程技术研究院、内蒙古牧源乳业有限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循环经济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内蒙古久科康瑞环保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腾发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鄂托克前旗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企事业单位签署科技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相关产业联合技术攻关、项目联合申报、技术培训咨询、人才培养等方面多种合作,共同致力于搭建人才培养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有效集聚各方的创新资源,切实推动产学研用深度结合。

今年六月,在第二十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我校化工学院张永锋教授的科研团队与内蒙古尚科科技有限公司就《废旧轮胎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达成科技合作共识,并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意向协议。尚科科技将投资1000万元进行技术成果产业化,我校科技成果以作价入股形式转化,占企业股份的24.8%。下一步双方将深入探讨合作机制与模式,加快推进该项目产业化进程。

近期,我校能动学院常泽辉副教授的科研团队就“太阳能高含盐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等关键技术”与内蒙古久科康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初步达成科技成果转化共识,该技术成果意向转让金额达300万元以上。交易完成以后,久科康瑞环保将以该技术为核心,有效解决煤化工等行业的高含盐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问题。

为主动适应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主动适应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新型工业化建设需求,我校将进一步发挥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平台作用,夯实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基础、物质基础、政策基础、文化基础,不断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的质量和水平,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和带动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供稿:产业技术研究中心  编辑:宣传部  白杨)

上一条:千余名学生角逐学校第十三届“华罗庚杯”数学竞赛
下一条: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