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9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大学承办的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上海举行。我校由电力学院齐咏生老师指导,孟学斌、赵鑫川、孙作慧等同学完成的项目《基于太阳能的草原线路巡检与生态监测多机协同控制机器人设计》荣获全国二等奖;由矿业学院陈忠强老师指导,丁岩峰、李岳、徐静等同学完成的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的高效开采及绿色转化》和由建筑学院张立恒老师指导,徐浩田、邬晨玲等同学完成的项目《基于行为需求的复合街区公共空间可能性再塑——以呼和浩特市绥远城垣遗址为例》两件作品荣获全国三等奖。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于1989年首次开展,历时近30年,自开展以来便被誉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每两年举行一届,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作品最具科技含量、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各高校也以底蕴厚实的办学实力、先进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展示了当前国家深化素质教育实践成果和当代大学生最具创新精神的青春风采。本届“挑战杯”竞赛以“青春新动能,挑战创未来”为主题,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共吸引全国1739所高校28594件作品参赛,经过省级比赛、全国复审,共有314所高校的755件作品入围决赛。
我校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参与、开展“挑战杯”系列竞赛的参赛工作。为备战本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团委依托2017年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举办了校第十一届“创造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竞赛历时六个月,通过初赛、复赛、公开答辩等环节,最终确定了40件作品参加第十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经全区竞赛评委会认真评审,我校3件作品推报参加全国竞赛。竞赛期间,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认真钻研,刻苦训练,不断打磨修正作品,演练改进模型,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完成了各自的作品,并最终获得优异成绩,在全国高校中展现了我校学子的学术水平和风采,在青年学生中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学校、自治区赢得了荣誉。
(供稿:校团委 贺瑞婷 摄影:校团委)